保障性租赁住房承载了不少新市民和青年人的“安居梦”,备受各方关注。5月21日,记者从市住房城乡建委了解到,位于重庆经开区的通江人才社区项目主体近日完工,进入房屋装修和环境建设阶段,今年上半年将迎接首批青年人才入住。
重庆通江人才公寓 。市住房城乡建委供图
重庆通江人才社区项目位于通江大道与江桥路交界处,总占地面积约6.9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0.5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约13.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约6.9万平方米,由16栋住宅(共1064套)、2.3万平方米配套酒店式公寓、1万平方米集中商业、两万平方米共创办公区域组成,包括住宅、商业、车库、办公及其他配套用房。
该项目周边配套成熟完善,面朝重庆经开区管理委员会行政大楼,背靠广阳湾珊瑚实验小学及中学,毗邻重医附二院江南院区;区域条件优越,交通快捷便利,5分钟车程可到达轨道交通6号线刘家坪站,周边市政路网可快速到达六纵线、内环快速路和绕城高速等对外交通干道,30分钟可达江北机场,10分钟可达重庆东站。
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重庆市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和《重庆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补助资金实施细则》,通过“真金白银”,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同时,简化审批流程,采用线上申请、线下办理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核发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书,全面兑现税收优惠、配套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资金压力。
不仅如此,市住房城乡建委上线住房保障综合服务平台,将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纳入平台统一管理,实现对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建设装修、信息发布、房源配租、租金定价、运营维护等全过程监管,并在“渝快办”上线保障性租赁住房申请轮候功能,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找房、租房提供便利。
此外,我市坚持以需定筹,多渠道筹集房源。一方面,组建专业化、规模化国有租赁平台公司,引导以房地产开发企业为主的民营企业由单一的“开发销售”向“租购并举”模式转变;另一方面,围绕“一点四区”(轨道交通站点和商业商务区、产业园区、校区、院区)进行空间布局,在新建、改造基础上,收购符合条件的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进一步拓宽房源供给渠道。截至目前,重庆已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9.2万套(间),解决了39万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困难问题。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