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澳门威尼斯人官网,澳门威尼斯赌场>要闻动态>政务动态>区县动态

江津 绘就军民同心圆 书写双拥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5-28 10:33
发布时间:2025-05-28 10:33
字号: [小] [大] 【打印正文】
分享到:

江津是聂荣臻元帅的故乡,具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4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上,江津区再次以优异成绩荣登榜单,第八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这一殊荣彰显了这片红色热土赓续军民鱼水情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江津区着力构建新时代双拥“一体化”工作格局,努力绘就军民“同心圆”、书写双拥“新答卷”。从打造覆盖全区的四级双拥服务网络到坚持服务国防建设与地方发展“双轮驱动”再到擦亮双拥品牌,在江津区双拥实践中体现出的新理念,涌动在长江奔腾的浪花里,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建强“四大体系”

做好基础保障“必答题”

江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任务来抓,通过建强“四大体系”,推动双拥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轨道上行稳致远。

建强组织领导体系。建立以区委书记为组长,军地49家单位为成员的区委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和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领导对口抓、军地协作共同抓”的双拥工作新格局。

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制定《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暂行办法》等政策性配套文件10个,为深入开展双拥工作提供可靠的政策支撑。持续开展“法律政策落实年”活动,认真落实退役军人保障法、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等法律法规政策。

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实施党委议军会、军地联席会、军地领导互访、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等常态化工作制度和“六统五定”双拥机制,实现军地大事共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调联动,推动双拥工作真正落地落实。

建好服务保障体系。依托区、镇街、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和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平台,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全域的四级双拥服务网络。

截至目前,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332家,248家基层服务中心(站)通过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验收。同时,以村(居)民小组为基础建立区域类双拥服务网格2395个,以小区楼院和行政单位为基础建立专属类双拥服务网格181个,配备网格员2500余人,为军人军属提供“家门口”的贴心服务。

聚焦“两个服务”

做好军地合作“双选题”

江津区聚焦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进创新、与时俱进,巩固发展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团结局面。

积极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将后方保障做到官兵心坎上。在助力部队基础设施建设上下真功夫,帮助驻区部队完成高山供水、环境整治、综合训练场等重点工程建设任务13项;在解除官兵后顾之忧上下苦功夫,主动协调解决162名现役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难题;在增强军人军属荣誉感上下实功夫,常态化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实现拥军无淡季。

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驻区部队官兵把江津当故乡,在抢险救灾、乡村振兴中冲锋在前,积极投身军地合作、军民共建。部队官兵主动参与当地抗洪抢险,有效保护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帮助支坪镇、龙华镇、石门镇等整治村容村貌、发展食用菌等乡村振兴项目23个。

打造“三大亮点”

做好拥军优属“加分题”

江津区围绕双拥品牌培育发展,深挖红色资源,不断拓展社会化拥军优属的领域和范围,形成独具辨识度的双拥文化品牌。

深入推进国防教育,创新推出校园军衔评价体系,让国防教育从“书本里”走进孩子“心窝里”,江津中学、鼎山小学、尚融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建设双拥文化地标,建成双拥主题公园、爱国拥军广场、双拥一条街、双拥示范镇等8个融入生活、贴近群众的双拥地标。保护性开发原2383仓库旧址,打造全国首个集国防教育、双拥宣传、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三线文化体验园。

培育社会化拥军品牌,动员近百家单位和组织构建拥军联盟,推出“帅乡情”拥军加油卡等200余项惠军服务。引导“帅乡兵妈妈”持续开展“粽子飘香进军营”“我为官兵做月饼”等军民共建活动,得到部队官兵一致好评。

我是“渝快小宝”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您即将离开“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